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牡丹是菏泽的优势特色产业,更是菏泽的一张靓丽名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非常关注牡丹产业发展,指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市场化、大众化、人文化、国际化、品牌化“五化并举”原则,紧紧围绕打造“特色支柱产业”目标,按照“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发展思路,推动牡丹种植、牡丹加工、牡丹商贸、牡丹文旅深度融合,牡丹产业优势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牡丹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栽培始于隋、兴于唐宋,至明清已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菏泽牡丹品类繁盛。牡丹以花大、型美、色艳、香浓著称于世,目前,我市有红色、紫色、粉色、黄色、白色、蓝色、黑色、绿色和复色9大色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千层台阁型和楼子台阁型10大花型,共1308个品种。
菏泽牡丹影响广泛。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培育新品种总量占国内的80%,年产春节年宵牡丹60余万盆,年销切花芍药1亿枝以上,均占全国销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产业链最长的牡丹产业核心区。
菏泽牡丹产业完善。菏泽是牡丹产业先行者,是全国牡丹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牡丹全身都是宝,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枝条和叶子做熏香。实施“牡丹+”工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近几年诞生了我国牡丹产业的10项第一,“富贵之花”已经变成“产业之花”“富民之花”,全市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就业人员50万人,2024年实现总产值130亿元。
菏泽牡丹品牌知名。“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持续叫响,出台《“中国牡丹之都”标识图案使用管理办法》,极大加强了牡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特别是节会聚集效应明显,连续举办6届世界牡丹大会、33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创新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评选活动和全国牡丹赛花会,极大提升了菏泽牡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菏泽牡丹药食同源。公元前140年,《文选·枚乘七发》就有牡丹酱的记载,东汉初年的医药简上记载了用“牡丹二分”的药方。清代《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chāo]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新时代的菏泽人民守正创新,将烹饪技艺与牡丹文化巧妙的融为一体,开发出“牡丹宴”。
菏泽牡丹文化丰富。先后编写以菏泽牡丹为题材的电影、戏曲10余部,出版有关牡丹书画集、影集70余部,编著牡丹文化著作及刊物100余种,工笔牡丹画畅销国内外市场,《菏泽牡丹谱》即将问世,具有牡丹元素的文创作品已逐步融入到菏泽人的市场消费和日常生活中来。世界牡丹大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总结提出菏泽牡丹的雍容气、英雄气、民间气“三大特性”,蕴含了菏泽牡丹刚强、奉献、正义、浪漫的文化性格。
菏泽牡丹前景广阔。牡丹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综合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菏泽牡丹面积大、品种多,是世界最大的牡丹栽培、研发、加工和出口基地,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是著名的世界牡丹之都。如今,牡丹剪纸、牡丹刻瓷、牡丹丝绸、牡丹汉服等文创衍生品琳琅满目,牡丹精油、面膜等化妆品走俏市场。菏泽牡丹实现了从“一朵花”到“全产业链”的精彩“绽放”。
上一篇:牡丹种出“振兴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